偷偷放掉价值连城的化学品、泼汽油放火险将人烧死、抱着液化气钢瓶扬言点火爆炸……这一桩桩恶性事件的背后,都对应着一场劳资纠纷。近年来,由劳资纠纷引起的恶性事件频发,不仅用人单位蒙受巨大损失,劳动者也因此要承担经济责任或刑事责任。南京浦口检方呼吁劳资双方,用工过程中发生纠纷应正确处理,多一点沟通协商,少一点对立偏激。报复公司偷排化学品被逮捕
李某是江苏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原来在技术岗位工作,收入不错。今年初,他和单位领导发生了口角,随即被领导调到了办公室岗位上,收入立减。对此李某自然不同意,便用起了拖延战术,拒绝上岗。而单位对于他要回原岗位的要求也置之不理。
其实,单位和李某心里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单位想解聘李某,但没有正当理由的话是要支付劳动补偿金的,所以他们通过调岗的方法逼李某自己离职。而李某则反其道行之,想以自己拒不上岗逼单位将他辞退,这样他就能拿一些补偿金。于是,双方就较上了劲儿。和用人单位相比,劳动者毕竟处于弱势,久拖不决之下李某有些急躁,产生了报复心理。
今年4月27日深夜11点左右,李某悄悄潜回公司想搞破坏。他见精制车间有人,便进入了提取车间,将三个萃取罐的上面阀门和排空阀打开,又把下面的总阀打开。做完这些后,他就跑到室外,把四个存储罐的阀门打开。这7个容器中存储着酒精、正己烷等混合液体,容易挥发。李某的行为致使罐内的液体流入下水道中,内有约14立方米的酒精、6立方米的正己烷以及0.7立方米的DHA毛油,造成经济损失约人民币30万元。目前他因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被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劳资纠纷频频引发恶性事件
浦口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介绍,像李某这样因劳资纠纷而引发恶性事件,从而导致悲剧的事情并非孤例,仅今年上半年就承办3起。
检方呼吁劳资双方正确处理类似纠纷
“小小的劳资纠纷,有时往往只是上千元甚至数百元的出入,为此走上犯罪道路实在不值。”检察官表示,正确处理好劳资纠纷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而且对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劳资双方应当用合理的方式去解决劳资纠纷。
检察官建议,和单位发生劳资纠纷,劳动者可以选择协商解决,协商解决未果的情况下可以申请仲裁或者去法院起诉。如果劳动者采用暴力、胁迫的方式,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走上刑事犯罪的道路,让自己身陷囹圄。
同时,对于用人单位检察官也建议其规范、诚信用工,充分考虑劳动者的现实状况,以积极解决问题的姿态投入劳资纠纷中。否则,一旦劳动者情绪走入极端,对用人单位进行报复,用人单位也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当然,检察官也呼吁相关主管部门对于劳资纠纷应发挥公正第三方的作用,提前介入,妥善处置,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