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川庆钻探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目前成功实施的水平井“工厂化”作业新模式,使服务保障油田增储上产的石油工程技术迈入了“工厂化”时代。 2011年,长庆油田181口水平井压裂任务中,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完成了127口。2012年,长庆油田部署水平井超过600口,这个公司承担了400口。
人员数量不足、装备数量不大的队伍,何以如此敞开“胃口”?
今年10月23日,王加平2井作为长庆油田首口加密水平井体积压裂试验获得成功,川庆钻探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用10天时间,严密组织,高效施工,采用两趟钻具顺利完成7段26簇压裂作业,实现一趟钻具施工4段16簇。
阳平1井、阳平2井是一对相距600米的双水平井压裂施工,这也是国内首次针对致密油储层开展的双水平井水力喷砂分级多簇体积压裂。施工动用关键设备35台套,耗时33天,累计加砂1120立方米,连续混配配液2.6188万立方米,回收利用液体1.2348万立方米,最终两口井圆满完成26级52簇压裂改造,压后试油产量均在100立方米以上。
这样规模空前的数字,按原有的生产模式是难以想象的,更不可能实现。“我们通过优化生产组织、科学配置压裂设备、改进低压管汇连接、配备大容量储液罐、应用连续混配工艺、液体回收技术等‘工厂化’作业综合手段,首次对水平井改造过程实施了重大变革。”
“工厂化”作业模式是被逼出来的。上产、稳产的现实需要下,长庆油田水平井实施增长迅速。转型升级、抢抓高端市场的大好机遇面前,长庆井下公司却被水平井施工一系列问题所困扰,生产运行科科长冯军祥说:“施工平均加砂量都在300立方米以上,用液量3000立方米以上,从方案评估到设计优化、生产组织、储层改造施工、排液求产等工艺工序复杂,井控风险高,都存在很大的难度,最主要的问题在于资源需求量大,现有人员和设备难以满足多井同时施工。”
“自诊”之后,长庆井下公司总经理周丰下决心要实行一场革命——打破思维定势,在生产组织模式、优化资源配置、工艺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大的变革,摸索出一套适合长庆油田水平井高效、快速改造的施工作业模式,使施工效率提高50%。
为解决施工人员紧张问题,这个公司将低端业务、低效岗位的136名人员调整补充到生产一线。设备不足,就优化现有设备资源,对所有压裂机组实行跨区域调控,同时,修复一些停用设备,提高700型压裂车利用效率,投入环空注入车,减少无效占用。
专业化施工、模块化组织、程序化控制、流水线作业,水平井“工厂化”作业模式的成功经验,赢得多方认可。今年3月31日,这个公司在榆平1井施工,4月10日完成压裂前准备工作,从11日凌晨1点开始,全体施工人员顶着风雪低温下的恶劣天气进行各项施工作业,20个小时一气呵成榆平1井压裂施工。如按照传统作业模式,这一过程至少需要40天以上。
今年7月1日,长庆苏里格气田腹地深处的苏36-22-7H1井完成施工作业,用砂1020立方米、用液15600立方米,单层加砂超100立方米,施工难度前所未有的“千方砂、万方液”大型体积压裂仅用8天,单层施工时间创国内气田新纪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