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土库曼斯坦进行国事访问。9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参加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八次峰会。期间,在中土、中俄元首的见证下,中国与土、俄两国分别签署了天然气重要合作协议。
9月3日,中石油与土天然气公司康采恩签署年增供2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购销等协议。同时,中石油还将承建土加尔金内什气田工程。据悉,国家开发银行与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康采恩签署了该项目建设融资合作协议。
9月5日,中石油又与俄天然气公司签署通过东线管道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框架协议,与俄诺瓦泰克公司签署液化天然气股权合作协议。中石油称,中俄双方商定在年底签定购销合同,实现2018年的供气目标。
油气合作是“土中合作典范”
当地时间9月4日,中石油承建的土库曼斯坦复兴气田南约洛坦年100亿立方米产能建设项目竣工投产,这是世界第二大单体气田,由中石油承建的复兴气田第一天然气处理厂是目前亚洲最大天然气处理厂。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指出,中土能源合作对中国与中亚之间的经济、金融、产业的提升益处颇多。
“从已有管道来说,西部能源管道有陆路口岸,受国际军事冲突的影响相对较小,中国与中亚天然气合作将有力地保障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弘说。
正如中石油所称,中国已经成为土库曼斯坦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家,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已成为土库曼斯坦天然气最安全、最稳定的出口通道。
据悉,通过中土天然气合作,土库曼斯坦天然气生产和出口获得稳定提高,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扩大了1.8万个就业岗位。土库曼斯坦总统称赞土中油气合作堪称“土中合作的典范”。
2020年土向中供气将逾650亿方/年
2006年4月,中土签署了关于输气管道建设与长期天然气供应的框架协议。由中石油执行土库曼斯坦境内阿姆河右岸天然气气田开发项目,建设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目前双方已累计签署了向中国年供气400亿立方米的合同。
2009年12月,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开始经由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供应中国。截至8月26日,阿姆河天然气项目两个气源地累计向国内供气602.2亿立方米。
根据新签署的协议,中石油承建的土库曼斯坦加尔金内什气田二期交钥匙工程,到2018年年底将建成300亿立方米/年商品气产能。
预计到2020年左右,土库曼斯坦每年向中国出口天然气总量可达到650亿立方米以上。
中石油称,已经开工建设的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将于今年年底竣工,D线管道建设也正在规划中。目前C线与已建的A/B线并行敷设,C线哈国段将于2014年1月开始供气,2015年12月达到设计输量每年250亿立方米。接近A、B两线300亿立方米的年输送能力。
中俄天然气合作年底或破冰
张弘认为,中亚天然气的顺利合作不仅在于中国的贷款换能源,中亚地区的能源定价相对要灵活。而俄罗斯在天然气定价上实施的长期协议价,这种价格模式逐渐被国际能源消费市场所诟病,欧盟也反对其定价立场。
在路透社看来,俄气主要的销售对象目前仍是欧洲各国,但在欧洲债务危机下,欧洲国家降低了对俄气的依赖。
上述国家发改委人士指出,俄罗斯的选择并不多。中亚天然气管道的此次增供将推进中俄天然气合作,中国天然气需求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中国在接下来与俄罗斯的天然气合作谈判中将更稳健。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天然气合同,肯定会改变中俄天然气合作目前的僵局,会有利于中方更好地推动中俄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张弘指出。
根据中俄双方近期商定,将在年底签定购销合同,实现2018年的供气目标。权威专家指出,这些举措无疑会对一直处于谈判僵局的中俄天然气合作产生重要推动作用。中俄天然气合作一旦成功,将与中亚天然气管道共同保障中国一半的天然气。中俄天然气合作能否破冰或将在此一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