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崖村是贫困村,以前没有门诊场所,医生任诚把卫生所设在自己家里为村民看病。兰州石化公司在“双联”行动中,帮助红崖村修建了综合服务中心,其中一间设为村卫生所。
甘肃省有58个贫困县,脱贫致富的难度很大。2012年年初,甘肃省委按照中央的要求统一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省内企事业单位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兰州石化积极落实甘肃省委要求,与平凉地区3个乡镇的7个村和93个特困户结成帮扶的联系村与联系户,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设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卫生文化,改变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
兰州石化建立3个双联行动驻村工作组,出台《建立双联行动长效机制的管理办法》,实现驻村帮扶工作系统规范化。每名公司领导联系1个贫困村和3个贫困户,每名处级干部联系2个特困户,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农村基础设施滞后,是影响贫困地区发展的主要原因。米万宝是平凉市静宁县细巷乡米岔村主任。多年来,他和乡亲们眼睁睁地看着山脚下小河流淌,而山坡上却因缺水一片荒芜,什么也种不成。在兰州石化的帮助下,经过半年多的紧张施工,一座设计科学和设施齐全的水坝出现在细巷乡村民的眼前。“河水通过管道引向山头的蓄水池,可让附近山坡上3000亩果园浇上水。”米万宝感激地说。
一座危桥曾经是连接平凉市庄浪县阳川乡台咀村和里湾村、大湾村的唯一通道,由于年久失修,车辆不敢通行,行人走上去也战战兢兢。如今,一座漂亮的新桥在兰州石化的帮助下建成投用。阳川乡党委书记李小林说:“这座桥解决了8000多名群众过河难的问题,农产品也能运出去了。”
红崖沟村村民祖祖辈辈吃水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我们想了很多法子,都没成。”红崖沟村61岁的刘玉明老汉说起这事感慨万千,“还是石油人有办法,从县城给我们引来了自来水,解决了我们的吃水难题。”
两年来,兰州石化帮助平凉市细巷乡、阳川乡和中台镇的7个联系村,实施修建道路和安装太阳能路灯等12个项目,帮助王沟湾社22户群众落实搬迁安置点的绿化和亮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使乡村更加美丽。
修建学校和乡村卫生所,搭戏台,赠送图书电脑,进行政策、技能和文化培训,兰州石化着力提升贫困地区文化卫生水平。大湾小学以前是土坯房,又经历了“5·12”地震,摇摇欲坠。兰州石化与庄浪县共同出资新建校舍,让178名小学生坐进宽敞明亮的教室。兰州石化还为联系村的70户大病重病家庭进行医疗救助,为40多户贫困户发放慰问金,解了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