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节刚过,济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顺泰广场8号楼22层的一间办公室里,朱喜平透过窗子往外望去,鳞次栉比的高楼尽收眼底。附近的一个楼盘刚刚破土,几台挖掘机、打桩机正在忙碌。
作为山东天然气有限公司主抓生产销售的副总经理,冬季繁忙的城市,带给朱喜平的有生命的充实,也有天然气保供的压力。
“这些年山东经济发展势头一直强劲,市场对天然气的需求,像一个总是吃不饱的孩子。”朱喜平说。山东天然气有限公司目前销售总量已达到了19亿立方米,但在山东市场天然气需求呈几何级数增长的背景下,这个数字再翻一番也难以满足。
和往年一样,今年的冬季,依旧是天然气供应最紧张的季节。
朱喜平所在中石油管道公司天然气管道辖区为山东、辽宁、吉林三省,高峰日缺口达到400万立方米,气源紧张,突发事件可能随时发生,保供压力极大。
渡难关:全线保供
为了顺利度过供气难关,中石油管道公司加强了对下游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了科学的应急预案,核心是要做到三个联动:一,应急预案与资源规划保持联动,每年不定期更新销售应急预案,把资源供应形势体现在应急预案中;二,应急预案与管道运行部门保持联动,保持管道输送通道的安全与稳定,确保关键时刻随时可以调整管输量;三,应急预案与下游用户保持联动,要求下游百余家用户制定各自应急预案,确保预案可以一管到底,最大限度降低可能发生的供气安全风险。
管道公司还加强计划管理,既坚持计划的严肃性,也适当保持计划的弹性。坚持以年初下达的计划为主线,不随意变更,把用户计划执行符合率作为用户综合评价的考评指标,提高总体计划执行符合率;同时,注重用气基础数据的规律性研究,摈弃僵化的计划管理,提高计划执行的灵活性和弹性。
长期的市场开发,目前管道公司已经积累了一批可中断供气的工业用户,具备了较强的自我调峰能力。如辽河油田、中原大化等一批大型的可调峰工业用户,日调峰能力可达100万立方米。用可中断的大型工业用户来弥补储气库调峰的不足,可减轻主干管道的调峰压力,减轻上游气源保供的压力,做到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优先进行自我调节。
保民生:全力以赴
2013年11月中旬,东北地区突遭30年一遇的大风雪。11月16日一大早,正在吃早餐的吉林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司机乔峰接到总经理赵书辉的电话,称管道压力急剧下降,下游用户纷纷打电话要求增加气量,必须尽快去吉林油田协调气源。
漫天的大雪和因前一晚的大风降温造成的路面结冰,致高速封闭。乔峰开着越野车走村串屯,用了近6个小时时间,艰难地“爬行”了180公里的路程。最后,供气方答应每天增加几十万立方米的气。
作为一级用户,吉林市昆仑昌邑分公司销售民用气利润并不大。但一到冬季,必须在管道公司的统一协调下,关掉一些能给公司带来利润的工业用户。副总经理顾秀兰说,先民用后工业,千方百计保民生,是销售公司和管道公司共同遵守的原则。
保优先:练好内功
立足于保管道畅通,管道公司对各分公司提出了在天然气管道运行方面加强气质检测,确保天然气水露点达到冬季工艺运行的要求,促使各分公司做好加热装置等站场设备检查维护工作,减少冰堵造成的影响。
管理公司下辖的各分公司也提前编制了入冬前设备维检修方案和冬季运行方案。山东天然气公司副总经理朱喜平扳着指头说,山东分公司根据冬季运行气温低、易冰堵和输气量大的特点,对站场冰堵方案进行了完善,各站组织了演练,要求维修单位24小时值班,做好应急响应工作,添置了蒸汽机、注醇机、涡轮加热器等先进的防冰堵设备。
,